历史上,大多数帕金森病研究都在西方国家开展。然而,科学无国界。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对帕金森病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但研究人员一直面临着重大挑战,例如培训机会有限、基础设施不足和资金匮乏。克服这些障碍不仅需要物质资源,还需要破除行政壁垒、建立信任、培养本地专业人才并促进人文交流。
我的博士研究项目于2023年底启动,标志着吉尔吉斯斯坦的帕金森病遗传结构研究的开始。在GP2的支持下,该项目通过吕贝克大学与吉尔吉斯国立医学院的合作,成为吉尔吉斯坦首个帕金森病人类遗传学研究。我有幸得到了导师Christine Klein教授的宝贵支持与指导,她的帮助使一个小小的想法发展成为国家认可的科研项目。
在 GP2培训与网络工作组 的支持下,最初简单的培训前计划逐渐发展成合作项目。在 GP2培训与网络工作组 的支持下,最初简单的培训前计划逐渐发展成合作项目。尽管面临基础患者护理资源有限、缺乏专科帕金森病神经科医生体系等挑战,我们始终将建立信任、培养相关知识和加强本地能力建设作为优先事项。
2024年3月,我们在比什凯克举办了首届研讨会,汇集了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各地的30名神经科医生。课程涵盖帕金森病、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学、流行病学、科研伦理与方法,以及基础生物信息学培训。患者的参与为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现实视角。我们设计了贴合本地实际的互动实践环节,重点培训如何识别帕金森症状、采集准确的临床数据,以及开展符合本国文化的伦理的研究。
2024年3月,比什凯克研讨会患者互动环节.
培训并未止步于研讨会。我们持续为学员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将诊断、治疗和患者招募的新技能投入实践。随着项目扩展至全国范围,研究势头日益增强。临床医生小组主动翻译并改编研究工具以供本地使用,各医院团队开始跨机构协作。这些努力不仅增强了科研能力,也改善了临床诊疗。神经科医生如今定期前往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支持当地医生、分享知识,并为原本难以获得专科服务的患者提供诊疗——同时为遗传研究招募参与者。
到2025年6月举办第二次研讨会时,神经科医生已与吉尔吉斯国立理工大学新加入的数据科学家并肩工作,形成了充满活力的跨学科合作环境。会议期间开展了关于帕金森病遗传学与管理的热烈讨论,吕贝克神经遗传学研究所成员随后指导学员进行样本采集和DNA提取实操。实践培训模块涉及数据管理、隐私保护、生物样本库管理与安全数据录入。由Maria Teresa Periñán和Konstantin Senkevich教授的生物信息学课程受到神经科医生与数据科学家的热烈欢迎。学员们展现出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这种合作通过培训后的网络研讨会和本地骨干组织的集体实践持续深化。
(左): 医学教授Christine Klein与吕贝克神经遗传学研究所成员进行专题报告 (右): Maria Teresa Periñán和Konstantin Senkevich教授生物信息学课程
我们学到了什么?
通过倾听本地需求,并将科研与对患者和医疗系统的实地支持相结合,我们正在打造一个示范模式,展现像吉尔吉斯斯坦这样的国家如何能在帕金森病诊疗与研究领域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虽然实现可持续科研仍任重道远,但这段历程证明:从本地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聚焦培训与能力建设,就能创造持久的变革。
如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帕金森病研究正从这些初步探索发展为生机勃勃的国家主导项目,不仅获得政府认可支持,更将我们与全球科学共同体紧密相连。
我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入于领导力建设与人才培养,因为有价值的科研可以——也应该——在任何地方生根发芽。